全球化不会终结,但一些发达国家将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

樊纲观点

时间:2020-12-23 12:00

88541

1224小份.jpg

# 编者按

12月18日-20日,2020网易未来大会在杭州盛大举行。大会以“洞觉•未见”为主题,汇聚了全球最强大脑,期盼以远见超越未见,去寻找打开未来的钥匙。

大会上,著名经济学家、中国(深圳)betway登陆 院长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做了《全球化下的“危与机”》主题演讲。樊纲表示,有人想和中国脱钩,但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在不断加大,最近这几个月出口快速大幅反弹。他认为,全球化不会终结,但相当长时间里,一些发达国家将采取各种手段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。

美国大选刚刚尘埃落定,樊纲认为,这次大选并不会导致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根本性变化。美国可能会阻止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新技术,阻止我们在国际合作竞争过程中更快地发展。对此,中国必须理性对待,避免最坏的情况和结局。

樊纲认为,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。利用好超大国内市场和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;加大基础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;继续扩大开放,继续推动全球化和多边主义,以“扩群”应对“结盟”。

樊纲强调,中国再有10-20年的发展,当人们认识到不可能遏制住中国的发展的时候,合作竞争才成为可能。

以下为著名经济学家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演讲的部分内容:


非常高兴参加网易未来大会,刚才听了几位科学家的演讲,受益匪浅,我们说自然科学是人和自然界的物质打交道,包括刚才说的病毒、天体、算力、能源,我们经济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和人之间的打交道。都是困难,都是冲突,但是性质不太一样,我们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冲突,所以展望未来,我们要展望这种冲突,展望世界未来会是什么样子。

今天我的发言围绕全球化的未来和中国未来的发展,谈一点自己的看法。从现实出发,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?现在发生的事情是有人想和我们脱钩,但是现在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又在不断的加大,最近这几个月,我们的出口快速大幅反弹。11月份,中国的出口增长20%左右,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45%,而这是同比,今年11月比去年11月,各种产品。然后现在运输成了问题,找不着货柜,找不着集装箱,找不着运输的船。中欧班列现在换轨,还是需要时间的,今年增长了70%,但是仍然是运力不够,这个图是出口的增长,今年的出口比历史上任何年份都高,原因大家都知道,我们成功的相对而言比较彻底的控制住了疫情,而其他国家三心二意的控制疫情,结果反反复复导致了复工复产难以进行。

复工复产难以进行,很多国家又都做了大量的疏困工作,采取各种政策,继续给大家发钱,发了很多货币,发了很多债券,这是今后我们两三年国际上这么多货币发出来,造成什么金融风险,我们现在还在观察,风险还是相当高的,但是钱目前支撑了他们的需求,包括各种消费品的需求,所以他们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更大了,而不是更小了。

而且过去很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制造的产品,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复工复产,他们的生产能力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来,他们的订单也跑到了中国,比如印度最近纺织品的订单,我们杭州开会,浙江的企业家们,这几个月一定会感受到这种发展的变化。然后运费暴涨,今年年中到现在,海运运费涨了三倍。

说这些问题,首先我们要看到中国的成功之处,在这样困难的年份,我们现在是年底了,我们看到这一年取得的成就,今年确定的全世界只有我们正增长,2%还是2.5%,大概主要经济体只有我们正增长。

从这儿往前看,我们首先可以看到全球化不会终结。全球化也许会发生调整。全球化不会停止重要的论证还不是现在必须依靠中国,和中国不能脱钩,真正的是什么?全球化最初是谁推动的?那时候不是我们推动的,那时候是发达国家推动的,而发达国家最初的推动者是谁呢?他们的公司企业全球布局,寻找利润最高的地方。那个时候发展中国家,落后国家都是很有保留的,甚至是反对的。大家想一下,美国说逆全球化,但是你想他们那些跨国公司CEO,现在每天在想什么事情?仍然想的是在全世界布局,在全世界寻找利润最高的地方,一刻不停,因此原动力并没有消失。

全球化可以给落后国家带来发展机遇。这个情况下,我说全球化不会停止,所以我们仍然会国际大循环,我们要“双循环”,但是我们仍然要想着全球布局,想着下一阶段的发展,仍然是在全球化背景当中,需要用多边主义的思维,去思考这些问题。

我们看到的未来是全球化的未来,我们企业也可以在各个区域当中布局,获得自己的需求。全球化不会终结,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,美国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趋势和手段不会停止,这是全球化过程当中,逆全球化的波动。

这就是我们讨论到所谓的大变局了,大家想想大变局,现在说的是美国队我们的政策发生变化了,但是你想为什么发生变化了?过去四十年最大变化是什么?是中国变了,是我们成长了。

欧洲上一届主席,他在电视上和欧洲议员讲话,说最近中国代表团来了,我们谈了贸易的问题等等,谈得很好,但是中国人对我们用了一个词很不感冒,什么呢?我们称它为“对手”,我们称你们为对手是对你们的恭维,这话什么含义呢?你们现在升级为我们的对手了。你们成功了,成功变成了我们的对手,对手确实不是敌人的意思,他们感觉到了竞争的压力。我们在一些领域里面具有了领先优势。

第一具有必然性的东西,这种冲突具有必然性,我们就必须理性的对待。理性对待可以达到什么成果呢?我们也许不能避免冲突,但是我们努力避免发生最坏的冲突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,需要各种变化继续发生,其中一个变化是我们再继续成长十年、二十年,也许人们会跟我们谈合作的问题了。

美国遏制对中国的影响,也是深刻的,会产生各种影响。首先近期它会阻止我们和国际的合作、交流,阻止我们更快发展,使我们发展遇到阻力。双循环概念怎么出来的?最初就是产业链,过去技术在外、产业在外,带动经济增长的产业链循环不下去了,又给我们科技企业断供,科技企业产品5G什么又不让卖,所以我们更多依赖国内循环,最重要的是要我们自主创新,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,加大我们基础科学的研究,底层技术的研究,加大我们技术的应用

这个意义上对我们的遏制,会促进我们自我创新能力的提升。现在我们也有了自己的能力,应该说大部分的产业还是落后的,都能做中低端,但是我们毕竟很多产业逐步走进了高端,接近了前沿,我们就可以真正的创新了。

这块儿要强调的一个风险就是我们的负面影响,在我们自主创新过程当中,可能会产生的一些风险,在它的遏制和包围当中可能产生的风险,什么呢?大家都知道,有些国家发展战略叫做“进口替代”,我们现在断供了以后,我们要自主创新,一定意义上也属于进口替代。其他国家进口替代原因是什么?他们贸易赤字,买了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,自己又卖不出东西,自己只有低级产品,贸易赤字,大家想贸易赤字是因为买了它的东西,这些东西如果自己能做了,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,就没有贸易赤字了,于是就采取了进口替代政策,弥补自己的短板。

这个政策的执行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,包括它的保护,国家补贴,大规模的投入等等,很多国家由于这个过程是扬短补长,你克服自己的短板,但是你没有发挥自己的长项,弄得最后你发展不起来。

我们东亚国家采取的发展战略叫做“出口导向”,浙江、杭州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,出口导向的特点在于扬长补短,我能干什么,我努力做,我把有竞争里的东西卖到国际市场上,挣了钱买它,买我缺的东西,这在国际竞争上,国际市场上扬长补短,而我们现在做的是补我们的短,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有一些问题,这个问题特别严重的其实还是当年美国和西方,抑制苏联的时候,它用各种方法,诱导你大量的投入,大量的补贴,结果导致了当时苏联军工产业,占GDP的30%,结果使得各种跟生活相关的,消费相关的产业无比发展,这是美国人公开的战略,就是用这种高成本陷阱拖垮你。我们现在一定要加大自主创新,但是方方面面,从中央到地方,我们也需要防止这些高成本,这都是对我们可能产生的影响。

最后一点还是到刚才我们说出路在什么地方?我们得继续发展,未来取决于我们是不是做好自己的事情,是不是做了正确的事情,能够使我们再有十年、二十年的健康发展,利用好国内超级大市场和我们在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,再加大基础科学研究,加大创新发展,同时继续开放,继续全球化,多边主义,用我们的扩群应对他们的结盟。

是不是发生变化?取决于我们是否做了正确的事情,我们是否把自己的事情能够做好,所以展望未来的重要意义,是思考我们在未来如何做得更好,发展得更好,我就讲这些,谢谢大家!

推荐阅读

  • 樊纲观点

    樊纲:全球化不会停止,全球化的推动力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2022-09-20 15:48
  • 综研视点

    如何成为世界500强?布局全球化市场是关键 2022-08-04 10:34
  • 综研专访

    曹远征:新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发展新定位 2021-03-19 16:11
  • 会议讲座

    中日合作:新形势与新机遇 2020-06-28 15:49

    在当前疫情蔓延,逆全球化思潮加剧的背景下,各国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。作为东亚两大经济体,中日两国加强区域合作,共同应对疫情风波带来的影响,将对维护区域及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。

    阅读全文
Baidu
map